鳳羽硯的基本介紹
鳳羽硯產自云南省鳳羽鎮(zhèn)。具有悠久的加工生產歷史,自元末明初開始生產,已有400多年。鳳羽硯臺具有易于磨墨,光澤深沉,涵養(yǎng)水分,硯蓋凝珠,有墨不腐,磨出墨汁流利錚亮等優(yōu)點。曾被《中國書畫報》作為名硯介紹。是云南十大非遺技藝之一。
鳳羽硯硯石取自鳳羽鳥吊山北麓,因北麓背陰,硯料質地柔軟、細膩、水分飽和度高。石色墨黑純凈。石質細膩柔和,被稱為“墨石”。墨石制作出的硯臺硯蓋凝珠,有墨不腐;寫出來的字有自然的光澤,歷久不變;磨出墨汁流利錚亮等優(yōu)點,可與中國四大名硯相媲美。
關于硯臺的制作,第一步是敲毛料。敲時心氣要平穩(wěn),輕重要得當,否則就會造成浪費。之后是切割,這是整個制硯過程中唯一可以借助機械完成的一道。切割之后就是用粗細沙石輪番打磨,然后才是粗雕和細雕。其后的微雕是最考人的一道。要保證硯臺的美觀,這道工序最重要的。雕刻完畢,還要來一次打磨,然后是清洗、上油和包裝。一方硯臺,要經過十二道工序才能完成。硯臺雖小,卻功力精深。
鳳羽硯臺具有易于磨墨,光澤深沉,涵養(yǎng)水分,硯蓋凝珠.有墨不腐.磨出墨汁流利錚亮等優(yōu)點,曾被《中國書畫報》作為名硯介紹,可與中國四大名硯相媲美。在造型上,鳳羽硯臺造型獨特,圖案生動活潑,精致典雅,款式新穎,深得民間傳統(tǒng)藝術之精髓。近年來,隨著生產規(guī)模的擴大,工藝水平的提高,鳳羽制硯名匠在汲取傳統(tǒng)工藝精華的基礎上,增加了八仙過海、龍鳳呈祥、雙鳳朝陽,二龍戲珠、李白斗酒、喜鵲登梅、三羊開泰、唐僧取經、牧歸硯、葡萄硯、竹節(jié)硯等30多個品種。硯臺采用紫木雕方盒或錦緞方盒包裝,大方古樸,具有濃郁的文化氣息。
產品特點
其石質細膩、硯石黑色、條理順直,有溫潤似“壽山”、細膩如“田黃”之稱。
歷史民俗
相傳在清朝順治年間,洱源縣鳳羽村人楊必登在鳳羽鎮(zhèn)旁的鳥吊山北麓發(fā)現(xiàn)了鳳羽硯硯石,并將其雕琢成硯臺,作為貢品進貢。自此,鳳羽硯臺名聲大振。
獲獎榮譽
鳳羽硯具有很高的使用價值和藝術欣賞價值,長期以來受到國內外書法繪畫藝術愛好者的青睞,需求量逐年增加,有著十分廣闊的發(fā)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