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豐盈科泉茶的基本介紹
盈科泉茶以宜豐縣黃檗山生產的烘青綠茶(原主要用于生產黃檗茶)為原料,按照古老的傳統(tǒng)方法精加工而成。盈科泉茶以窨制花茶為主,尤以珠蘭花茶為代表,以“珠蘭銀針”品質最佳。
盈科泉茶,在公私合營后幾經廢興,其原先的家族傳承也演變?yōu)榱思w傳承。曾一度面臨失傳的境地。近年來,第四代傳承人王建光拜第三代傳承人蔡含英為師,虛心求教、刻苦鉆研,在他的努力下,盈科泉茶古法制作技藝又得到了恢復。
盈科泉茶以其優(yōu)越的自然環(huán)境、制作工藝獨特,而具有了以下特點:品質佳,茶條緊曲,色似白銀,毫毛含而不露。沖泡時如銀針倒立,玉簪倒懸,時沉時浮,此起彼落。香氣幽雅綿長,滋味濃醇鮮爽,湯色淡黃明亮,葉底勻亮成朵。飲后齒頰生津,通體舒暢,令人陶醉。
自古宜豐茶就名冠神州,盈科泉茶在1933年參加德國萊比錫國際博覽會后,更是一炮而紅,成了國際名茶,主要出口東南亞。近百年來,盈科泉茶成為了宜豐當地重要的外銷產品,為宜豐經濟的繁榮、發(fā)展作出了較大貢獻。今天,盈科泉茶再次壯大對于推動宜豐鄉(xiāng)村產業(yè)振興、產業(yè)扶貧具有重要意義。
高山出好茶。宜豐地處贛西北,屬亞熱帶溫暖濕潤氣候區(qū),年平均氣溫17.28攝氏度。這里多山地、丘陵,土層深厚;氣候炎涼適宜,雨量充沛,雨霧多,漫射光強,空氣濕度大,特別適合高山優(yōu)質茶的生長。所以,這里自古出名茶。
古邑宜豐,“山川之勝、人物之盛、文章之富、甲于旁邑”,以氣候炎涼、物阜民豐而得其名。山岳區(qū)層巒疊嶂,溝壑縱橫;丘陵區(qū)山包起伏,地勢較西北地平。森林覆蓋率達71.9%。山環(huán)水繞,成土條件和水土條件均好,土層肥厚,水源充足,氣候適宜,宜豐屬于明顯的山地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qū)。
產品特點
宜豐盈科泉茶外形緊結顯毫;湯色明亮清澈;香氣清香持久;滋味鮮爽回甘;葉底黃綠勻整。
歷史民俗
早在唐宋時期,宜豐茶就已譽滿天下。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轍曾贊宜豐“黃檗茶”“耿耿清香”“依依秀色”。宋代禮部尚書倪思更將“黃檗茶”稱之為“中州絕品”。
宜豐茶傳承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盈科泉茶是宜豐古名茶的傳承者。盈科泉茶始創(chuàng)于1917年,是宜豐名副其實的百年老茶號。它從1932年獲華東區(qū)優(yōu)質產品銅牌獎起,到2020年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近百年來,曾先后獲得國際、國內榮譽稱號多項。
獲獎榮譽
2020年第二批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產品,“宜豐盈科泉茶”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