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綠茶的基本介紹
長沙綠茶產自于北緯28°附近黃金產茶帶,具有明顯的品種、地域和工藝特點,是我國卷曲型名優(yōu)綠茶的代表性產品,其外形條索緊細,色澤翠綠顯毫,干茶勻整度好且勻凈,內質嫩香持久,滋味鮮醇爽口回甘,湯色嫩綠明亮,葉底嫩綠鮮活勻齊,富含維生素、氨基酸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農業(yè)大學教授劉仲華曾點贊長沙綠茶:多喝長沙綠茶有助延緩衰老,并題詞:品長沙綠茶,享美好生活。歷代長沙綠茶名品輩出,如高橋銀峰、金井毛尖、湘波綠等都是長沙綠茶的名品。
長沙綠茶產區(qū)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末夏初多雨,夏末秋季多旱;春濕多變,夏秋多晴,嚴冬期短,暑熱期長。適宜種植茶樹。長沙綠茶產區(qū)水資源以地表水為主,水源充足,年均地表徑流量達808億立方米。長沙綠茶產區(qū)為典型的丘陵、平崗地貌,海拔高度在50-500米之間,坡度在20°以下,土壤以紅壤、水稻土為主,分別占土壤總面積的70%與25%。其余為菜園土、潮土、山地黃壤、黃棕壤、山地草甸土、石灰土、紫色土等,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土質肥厚、結構疏松、透氣、保水、保肥,富含多種礦物元素,是長沙綠茶生長的獨特土壤條件。
產品特點
特級
外形:條索緊細彎曲勻整,顯毫,色澤綠潤
內質:湯色嫩綠明亮,嫩香持久,滋味鮮爽回甘,葉底嫩綠鮮活勻齊
一級
外形:條索緊細彎曲勻整,有毫,色澤綠較潤
內質:湯色綠亮,清香持久,滋味鮮醇有回甘,葉底嫩綠勻整
二級
外形:條索較緊細彎曲,尚勻整,有毫,色澤尚綠潤
內質:湯色黃綠明亮,清香尚持久,滋味醇和有回甘,葉底黃綠較勻
歷史民俗
長沙綠茶種植歷史悠久,茶文化底蘊深厚,為中華茶文化的發(fā)源地之一。從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茶與茶具,到唐代潭州(長沙古稱)刺史張渭的“飲茶勝飲酒,聊以送將歸”、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的“湖南之白露、長沙之鐵色”,“長沙綠茶”史籍有名肇始于此。
明清時期,“高橋有48家茶莊” 。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湖南省成立茶葉研究所。
獲獎榮譽
2018年7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農村部正式批準對“長沙綠茶”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2022年6月,國家知識產權局發(fā)布第1781期商標公告,經審查合格,自2022年5月28日起批準“長沙綠茶”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長沙綠茶”獲湖南省鄉(xiāng)村振興茶產業(yè)十大領跑品牌、“湖南氣候好產品”和“袁隆平特別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