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縣茉莉花茶的基本介紹
橫縣茉莉花生產(chǎn)占全國花茶產(chǎn)量份額70%以上,全世界總產(chǎn)量的50%以上,是全國最大的茉莉花生產(chǎn)基地、花茶加工基地和全國最大的花茶批發(fā)、交易集散地。橫縣茉莉花世界聞名,茉莉花茶融茶葉之味,鮮花之香于一體,飲茉莉花茶,猶如品賞一件茶的藝術(shù)品。
營養(yǎng)價值
1.行氣開郁
茉莉花所含的揮發(fā)油性物質(zhì),具有行氣止痛,解郁散結(jié)的作用,可緩解胸腹脹痛,下痢里急后重等病狀,為止痛之食療佳品。
2.抗菌消炎
茉莉花對多種細菌有抑制作用,內(nèi)服外用,可治療目赤,瘡瘍,皮膚潰爛等炎性病癥。
3.提神
可提神功效,可安定情緒及舒解郁悶。
產(chǎn)品特點
(1)蕾體大:每百朵花蕾重,春花約23克,伏花30克至35克,秋花約26克。
(2)香氣濃:香氣深度高。
歷史民俗
橫縣種植茉莉花歷史悠久,相傳有六七百年歷史。在橫縣民間,祖祖輩輩流傳著有關(guān)茉莉仙子的美麗傳說,但真正有文字可考,始于明代。
明代橫州州判王濟在《君子堂日詢手鏡》中寫道:“(橫縣)茉莉花甚廣,有以之編籬者,四時?;ā!痹诿靼妗稒M州志·物產(chǎn)》中也能找到類似記載。明朝詩人陳奎寫了這樣一首詩:“異域移來種可夸,愛馨何獨鬢云斜;幽齋數(shù)朵香時泌,文思詩懷妙變花。”詠的就是茉莉花。
橫縣茉莉花茶的制作方法
1.采摘后的“橫縣茉莉花”鮮花必須于5至10小時內(nèi)進行窨制。
2.工藝流程:茶坯處理→鮮花維護→茶花拼合→堆置窨花→通花續(xù)窨→起花→烘干→提花→過篩→勻堆裝箱。
3.工藝要求:
(1)茶坯處理:窨花前的茶坯要經(jīng)過干燥處理,烘干溫度在100至110℃、水分控制在5%以下,烘干后應及時進行攤涼冷卻。
(2)鮮花維護:當日采摘后的橫縣茉莉花鮮花用通氣的籮筐或通氣的網(wǎng)狀袋盛裝,當天進廠養(yǎng)護。用抖篩機去除青蕾、花蒂及花仔。氣溫低于30℃須把花堆高增溫,堆高要求在20至30cm;花堆溫達到38至43℃時(不超過45℃),把鮮花耙開、攤薄降溫,以便鮮花散熱和吸收新鮮空氣,當鮮花開放率達80%以上即可付窨。
(3)茶花拌和:將待窨制綠茶均勻平鋪在窨茶場地上,茶花拌和按照相應的配花量:鮮花/茶葉(35~80kg /100kg)、堆溫:38至48℃、窨堆厚度:35至55cm、時間≤1.5小時。
(4)堆置窨花:窨堆的高低視氣候、氣溫、場地及下花量而定,堆厚度在35至55cm,堆溫達45至48℃(頭窨)時通花、窨制時間9至14小時即行起花。根據(jù)成品茶的品質(zhì)要求來具體控制,可一窨一提,最高可以達到九窨一提。
(5)通花續(xù)窨:當堆溫達到38至48℃(視不同窨次和配花量而定),時間達5至6小時進行通花。當通花攤涼堆溫達到室溫時,即可收堆復窨,堆高在25至35cm,再窨制5至6小時、茶堆溫度達到36℃左右即可起花。
(6)起花:在窨時間達9至14小時,應立即進行起花,篩除花渣將茶和花分開。
(7)烘干:烘干溫度在100至130℃,水分按轉(zhuǎn)窨、提花或裝箱要求掌握。為保持橫縣茉莉花茶香氣鮮濃度,烘干后茶葉應進行攤涼,攤涼后茶堆最高溫度≤40℃。
(8)提花:操作同堆置窨花工序,提花要求用朵大飽滿、充分成熟、香氣清高幽雅的橫縣茉莉花鮮花,配花量在8至12%,時間6至8小時。
(9)過篩:橫縣茉莉花茶在提花后一般進行過篩,篩網(wǎng)5至7目,目的是將茶與花干分離,棄花留茶,以免影響茶味。
(10)勻堆裝箱、裝袋:起花后應及時抽樣檢測,達到質(zhì)量技術(shù)標準要求后,應及時勻堆裝箱、裝袋。
鑒別真假
選購茉莉花茶時,先看其外觀。一般特種茉莉花茶所用原料嫩度好,常為一芽一葉、二葉或嫩芽多,芽毫顯露;特級、一級茶所用原料嫩度較好,條形細緊,芽毫稍顯露;二級、三級茶所用原料嫩度稍差,基本無芽毫;四級、五級茶屬于低檔茶,原料嫩度較差,條形松、大,常帶莖梗。
獲獎榮譽
1983年,在廣西首次舉辦的茉莉花茶評比中,橫縣茶廠以茉莉花茶香醇可口,一舉奪魁。隨后,不少茶商慕名而至,不遠千里前來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