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鶯山茶的基本介紹
白鶯山茶是云南省臨滄市云縣白鶯山的特產(chǎn)。白鶯山是古茶樹的自然博物館,茶樹種質(zhì)資源的基因寶庫。白鶯山所處的瀾滄江中游地帶,自古以來便是今天普洱茶生產(chǎn)原茶-------云南大葉茶的在種植腹地。
營養(yǎng)價值
茶葉是富含維生素K的飲品,而且還含維生素C等成分,具有抗血小板凝集、促進纖維蛋白溶解、降血壓、降血脂的作用,對防治心血管疾病十分有利。
茶中含有氟、茶多酚等成分,飲茶能防齲固齒。
茶中維生素A、維生素E含量豐富,并含有多種抗癌防衰的微量元素。它是天然的健美飲料,有助于保護皮膚光潔白嫩,減少皺紋,還能抗氧化、防輻射、提高免疫力、預防腫瘤。
茶葉還具有提神醒腦、振奮精神、增強免疫、消除疲勞等作用。
產(chǎn)品特點
白鶯山茶氣茶霸道,茶香獨特,有“澀盡七分香,苦退十日甜”之說!
歷史民俗
白鶯山位于臨滄云縣漫灣鎮(zhèn)大丙山(主峰海拔2834米)中部,隔江與無量山相望,背靠大丙山野生茶樹群落,位于海拔1800米至2300米之間,南北縱距6000米,東西橫距1.6千米,目前仍保留自生,半野生和人工栽培古茶樹180多萬株,分布在12400面山地和村落。
白鶯山所處的瀾滄江中游地帶,自古以來便是今天普洱茶生產(chǎn)原茶-------云南大葉茶的在種植腹地。這里水兩充沛,土壤細膩,日照充足,空氣清新,是云南大葉茶種植生長的最佳環(huán)境。白鶯山古樹茶園方圓20平方公里,以自然樹木稀疏分布,樹齡最老的在2400年以上,樹齡在百年以上的便逾萬株。這些古茶樹,有的如團似球,有的冠如華蓋,有的郁郁蒼天,讓人嘆為觀止。
在白鶯山古茶園,36個自然村鑲嵌在千畝古茶園中。村中有古茶,村邊種古茶,田邊地角皆古茶,滿山遍野是古茶,樹型巨大,枝葉茂盛。古茶樹類型多、規(guī)模大、栽培時間長,顯示了茶樹從野生型到栽培型的進化過程,是茶葉栽培史的縮影,是茶樹起源的歷史見證,是開展茶樹起源與演化研究的天然實驗室。
今天隨著云南普洱茶品牌的確立,白鶯山古茶園呈現(xiàn)了巨大的普洱茶文化價值?,F(xiàn)在臨滄讕滄江茶葉有山古茶樹的完整的保護措施,并在白鶯山建成規(guī)范科學的普洱茶生產(chǎn)車間,同時建成“白鶯山古茶園自然博物館”,實現(xiàn)了在佛茶勝地采擷,在佛茶圣地加工,在佛茶圣地存,在佛茶圣地銷售的佛茶保護性生產(chǎn)基地。
白鶯山茶的制作方法
1.采摘:必需注意選擇優(yōu)良品種,良好的栽培管理,把握茶菁采摘時機與方法,采得茶菁要妥善處理
2.曬青:曬青茶工藝的萌芽,這距今已有三千多年,讓茶葉有明顯的太陽味
3.搖青:搖青(yáo qīng)是茶葉制作工序中的一道工序,即搖青工序。 通過對搖青的機械運動力和機械摩擦力進行4.不同組合試驗,以探明搖青不同機械力對青葉理化變化及茶品質(zhì)的影響。涼青:涼青是曬青的補充工序。將曬青后鮮葉2-3斤置笳籬中,翻松后溥攤后涼于青架上,放在涼爽處,使鮮葉中的各部位水份重新分布均勻,散發(fā)葉間熱量,降低失水和化學變化速度。涼青時間約1小時,失水率1%左右
5.篩青:是搖青的后續(xù)工作
6.炒青:也稱“殺青”,目的目的目的目的是通過高溫快速破壞酶的活性,停止其酶促氧化作用,使做青過程形成的品質(zhì)固定下來。炒青必須當鍋溫達到220∽260℃時方可投入做青葉,以掌握“適當高溫、投青量適中、翻炒均勻、快速短時、殺熟殺透”為原則。當鍋中“啪啪”之聲停止,略有沙沙聲音,葉質(zhì)柔軟稍有黏性,聞有清純茶香,即可下鍋揉捻。歷時3∽5分鐘。炒青方式有電動滾筒炒青和液化氣殺青機炒青。
7.揉捻:主要使用中、小型揉捻機,也有用手揉的。
8.包捻:分為初包揉和復包揉。傳統(tǒng)包揉用茶巾或布袋將經(jīng)烘焙濕茶坯包裹成團球形擰扎緊后,使茶團在搓、壓、轉、揉等力的作用下使茶坯進一步卷曲緊結成型,分手包揉和腳踩推包揉。
9.焙干:制成的茶如果想讓它有股「火香」,那就拿來從事「焙干」
10.挑梗,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