甕安辣雞粉的基本介紹
甕安辣雞粉作為早餐,早就名聲在外,看上去紅油與米粉,紅白相間,相映成趣;吃起來辣香廉備,潤滑爽口。甕安辣雞粉在黔菜中不失為一道經(jīng)典小吃。
產(chǎn)品特點
辣雞粉是貴州特色風(fēng)味美食,說白了也就是用辣子雞當(dāng)作臊子來吃面條,既好吃又方便,做一次一般可以吃三天五天,十天半月辣子雞臊子都不會壞。由於貴州人不同於北方人早上常把稀飯、油條、饅頭、包子當(dāng)作早點,所以早餐吃米粉、面條是最為普遍的。
制作方法
甕安辣雞粉的制作過程非常精細(xì)。分成粉(甕安叫“米皮”)和辣子雞的制作,以及兩者的合成三個部分。
1. 粉。選用上等粳米,用溫開水浸泡20—24小時,然后打熟芡,即是用熟飯勾兌入侵泡至八成脹的粳米里,量有一定的比列,以保證粉的筋絲好,下鍋時以不斷不熔為標(biāo)準(zhǔn)。接下來均勻地連水帶米一勺一勺地舀到石磨里磨成米漿,并要趁新鮮馬上蒸熟。蒸米皮時先在鍋里摻水,將磨好的米漿舀到長方形鐵皮蒸盤里,搖勻,然后平放到鍋里或者蒸格里蒸,熟后取出冷卻片刻,揭起疊放待用。
2. 辣子雞(哨子)。將宰殺好的本地土雞洗盡,砍成1.5-2厘米見方雞塊,濾干待用。將菜油放到鍋里燒熟,可放些洗凈的生姜以調(diào)味,在把雞塊放到熟油里去炒,炒干水分,金黃噴香就可以了,然后用漏勺濾出,接著把春好的糍粑辣椒放進(jìn)去炒,炒到辣椒金黃噴香,再把濾起的熟雞塊倒進(jìn)去合味,放入鹽等調(diào)料炒5-10分鐘即可。雞肉量和油量一般500克雞肉1500克油。
3.辣雞粉。第一步是熬湯。根據(jù)需要燒開一定數(shù)量的水,再將一定數(shù)量的炒好的辣子雞放入攪拌,放入鹽、味精、花椒等調(diào)料煮沸,再另燒一鍋開水,將切成0.5-1.5厘米寬的米皮放進(jìn)沸水里煮好,撈入備好紅油辣子雞的碗中,面上酌放一定數(shù)量的辣子雞、蔥花就可以食用了。當(dāng)然,制作出來的辣雞粉好不好吃,要看對整個制作工藝的把握,且甕安辣雞粉放佐料很有講究,大都不為外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