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於術的基本介紹
於術”屬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塊莖,主產(chǎn)在臨安市境內(nèi)——於潛一帶的山巒,因產(chǎn)于於潛而得名?!办缎g”素有“北參南術”之稱,具有補脾益氣、化濕利水、消積止瀉、固表止汗、去 寒暖胃、增進食欲之功效;對心腹脹痛、頭痛、腎炎、風濕和止嘔等也有食療效果。
營養(yǎng)價值
野生於術茶氣味清香,補氣健脾,健食消谷消痞積,對于小孩子不吃飯,胃口不好,挑食,安全無毒有奇效。常喝野生於術茶,亦可提高小孩子的免疫抵抗力,減少感冒等病癥。
產(chǎn)品特點
多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根狀莖結節(jié)狀。莖直立,通常自中下部長分枝,全部光滑無毛。中部莖葉有長3-6厘米的葉柄,葉片通常3-5羽狀全裂,極少兼雜不裂而葉為長橢圓形的。側裂片1-2對,倒披針形、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4.5-7厘米,寬1.5-2厘米;頂裂片比側裂片大,倒長卵形、長橢圓形或橢圓形;自中部莖葉向上向下,葉漸小,與中部莖葉等樣分裂,接花序下部的葉不裂,橢圓形或長橢圓形,無柄;或大部莖葉不裂,但總兼雜有3-5羽狀全裂的葉。全部葉質地薄,紙質,兩面綠色,無毛,邊緣或裂片邊緣有長或短針刺狀緣毛或細刺齒。頭狀花序單生莖枝頂端,植株通常有6-10個頭狀花序,但不形成明顯的花序式排列。苞葉綠色,長3-4厘米,針刺狀羽狀全裂??偘?,寬鐘狀,直徑3-4厘米。總苞片9-10層,覆瓦狀排列;外層及中外層長卵形或三角形,長6-8毫米;中層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11-16毫米;最內(nèi)層寬線形,長2厘米,頂端紫紅色。全部苞片頂端鈍,邊緣有白色蛛絲毛。小花長1.7厘米,紫紅色,冠檐5深裂。瘦果倒圓錐狀,長7.5毫米,被順向順伏的稠密白色的長直毛。冠毛剛毛羽毛狀,污白色,長1.5厘米,基部結合成環(huán)狀。花果期8-10月。
歷史民俗
《於潛縣志》記載:清同治,光緒年間,於潛縣城昌隆藥鋪,高掛“道地藥材”、“經(jīng)銷於術”條匾,挑選形如雞腿、鶴形之術,精工巧制,留柄五市分并系上紅線,裝于錦盒中,作珍品出售,售價幾近人參,聲名為之遠播,江、浙、川、湘、鄂、滬藥商也來販運,并出口至海外。
臨安於術的品嘗吃法
小孩子,每次1包,開水沖飲。次日便開胃口,五天后見奇效。連喝半月后胃口大開,吃飯也不挑食。對于大人食欲不振同樣有奇效,每次10克,連喝半月。長服野生於術茶可延年益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