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烙饃的基本介紹
烙饃是和河南、江蘇蘇北和安徽皖北的一種漢族傳統(tǒng)面食,類似煎餅又和煎餅不同。烙饃作為一種源自中原的面食,已有著2000多年的歷史了。
營養(yǎng)價值
相傳烙饃吃起來柔韌、筋軟、有嚼頭,既壓餓,也有健齒作用。吃烙饃練口腔肌肉,牙口好。
產(chǎn)品特點
烙饃是用未發(fā)酵的面粉和成柔軟的面團,用搟面杖搟成厚度約0.1厘米,直徑約30厘米左右的圓形。
歷史民俗
清代順治年間,方文來中原做客時,在其《北道行》中這樣寫到中原的烙饃:“白面調(diào)水烙為饃,黃黍雜豆炊為粥。北方最少是粳米,南人只好隨風俗?!睆倪@可以看出,烙饃這種民間的面點食品不但歷史悠久,并且久有名氣。
水烙饃的制作方法
主料: 面粉200克
配料: 清水適量
1. 面粉10斤拌入筋力源15克,再加入溫水3斤,邊加水邊用筷子攪拌。
2. 攪拌成絮狀。
3. 和成面團。醒二十分鐘。
4. 將面搓成長條。
5. 切成小劑子。
6. 將劑子壓扁。
7. 搟成一個薄薄的圓餅狀。
8. 鍋中放入水,燒開,將屜將鋪上屜布,將搟好的薄餅放在屜上,一個熟后再放另一個。
9. 水烙饃做好后,卷上喜歡的菜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