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德煎餅的基本介紹
樓德煎餅,山東樓德漢族特色面食,玉米、小米、高粱、黑芝麻、大棗以及多種原材料混合煎制而成;為適合不同人群口味,又可分為:甜煎餅、酸煎餅等。
產(chǎn)品特點
好的煎餅要薄如蟬翼,厚度均勻。這不但要求煎餅糊磨得要細,稀稠適當(dāng),最重要的還在于攤。攤的時候手要麻利,火候還要適當(dāng)。攤煎餅往往是家庭主婦的活兒,在山東過去要考察新媳婦會不會做活兒,只要攤一次煎餅就可以知道。
歷史民俗
隨著加工原料的豐富化,烙制工具的多樣化,其味道也各不相同。烙好的煎餅薄如紙,折疊成長方形,即可食用。可存放半月到一個月之久而不變質(zhì)。出門攜帶也很方便。最妙的是用煎餅卷大蔥,香辣可口,俗說“煎餅卷大蔥”,為外出食用之佳品。清代蒲松齡在其《煎餅賦》中寫到,“煎頭則合米豆為之,齊人以代面食”,“圓如銀月,大如銅缸,薄如剡溪之紙,色如黃鶴之翎,此煎餅之定制也?!奔屣炓蚴怯迷Z制作,麩皮沒有去掉,所以營養(yǎng)豐富,吃起來香酥松軟,加之富含纖維,且便于存放和攜帶,是一種極富特色的地方食品,也是一種值得推廣的食用佳品。。因食用煎餅需要較長時間的咀嚼,因而可生津健胃,促進食欲,促進面部神經(jīng)運動,有益于保持牙齒堅固健康,促進面部肌肉鍛煉,是一種不可多得的保健食品。
制作方法
樓德煎餅選用優(yōu)質(zhì)小米、玉米、大豆、花生、板栗、核桃等,磨成細糊,攤在鏊子上,用邊烙邊刮的傳統(tǒng)工藝精細加工而成。產(chǎn)品有50多個品種,在市場上享有很高聲譽,倍受消費者青睞。
圓形,呈浮白(如大米、麥子煎餅)、淡黃(如小米、玉米、谷子煎餅)、暗黃(如大豆、花生煎餅)、淺棕(如地瓜干、高梁煎餅)色,還有許多多種原料科學(xué)搭配的煎餅,營養(yǎng)豐富,松酥柔軟,便于存放,易于攜帶。
樓德煎餅的獲獎榮譽
新泰市樓德鎮(zhèn)于1998年5月被中國農(nóng)學(xué)會命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