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渙培乳肉的基本介紹
臨渙當?shù)厝藢ε嗳槿馇橛歇氱?,人人嗜好。常常是未說先饞,聞味流涎。吃培乳肉是一種無法言喻的享受。
當?shù)刂幕Y深學者陳雷為“貴林”牌培乳肉作詩贊曰:臨渙古鎮(zhèn)三千年,渙水悠悠四名泉。培出美食堪稱絕,乳香九州四海傳。肉肥不膩奇中奇,貴客來臨恨見晚。臨別難忘帶回轉(zhuǎn),敬獻親朋人稱贊。
營養(yǎng)價值
培乳肉的營養(yǎng)非常全面,除了蛋白質(zhì)、脂肪等主要營養(yǎng)成分外,還含有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硫胺素、核黃素和尼克酸等。
產(chǎn)品特點
臨渙培乳肉以其香濃、味純、滋補等特點而深受人們的青睞。比起紅燒肉,培乳肉吃起來肥嫩不膩,含化在嘴里回味無窮;比起精肉塊,培乳肉吃起來更有軟嫩感,尤其是它特有的乳香味,香氣四溢,叫人垂涎欲滴。培乳肉色澤鮮艷、形態(tài)飽滿。
歷史民俗
據(jù)載,1860年(咸豐十年),臨渙醬菜地名家清代潘孝武祖父潘恒廣為逃避戰(zhàn)亂,來到河南鹿邑縣。為了生計,潘恒廣便幫人做起了醬菜,拜當?shù)貛煾祵W習技藝、加工醬菜,出師后,與人合伙經(jīng)營醬菜生意,并把技術傳授給了兒子潘士昌。后來潘氏父子來到了臨渙繼續(xù)從事醬菜生意。在醬菜制作中,他們發(fā)現(xiàn)醬菜經(jīng)過臨渙澮河岸邊的古泉水泡制,味道更加鮮美,其美味遠遠超出了其他地方。當時潘氏父子在制作醬菜過程中發(fā)現(xiàn),用發(fā)酵的醬菜汁中蛆蟲制作的菜,名曰肉芽菜,味道異常鮮美,后便用醬菜汁燒制肥肉,更是別具風味。經(jīng)過反復研究,終于制作出培乳肉。
臨渙培乳肉的制作方法
培乳肉工藝考究,必須由當?shù)蒯u菜培腐乳的湯汁為輔料,制作時須選用上好的五花肉,加工成大塊方形,然后放入鍋中加水煮沸,去掉油膩。撈出后冷卻,再切成均勻的肉片,淋入培乳汁(其培乳汁的好壞決定了培乳肉的色澤和風味),加入作料調(diào)勻,放入碗中或盤中,再上鍋中蒸若干時間,進一步去掉油膩,并將味道浸入肉中。蒸好后從鍋中拿出冷藏,待食用時再上鍋蒸15分鐘后便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