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貔貅的基本介紹
和田玉貔貅是以貔貅為雕刻對象的玉石制品,多為白玉色和墨綠色,所刻畫出的貔貅形態(tài)各異,或憨憨入睡,或神采四溢,不勝枚舉。玉貔貅的價格不貴,而且具有很好的觀賞性和驅(qū)邪作用,所以頗受人們的喜愛。
產(chǎn)品特點
和田玉貔貅是招財和辟邪的佳品,相傳貔貅是個只進不出的神獸,身無鱗、無毛、有翅、頭生獨角或雙角,神態(tài)威武,兇猛異常,通過吸食魔怪的精血來轉(zhuǎn)化為財富。貔貅與麒麟、龍都是存在于傳說中的神獸,并不是真實的動物,人們猜想中的貔貅分為兩種,有一角和兩角的,一角的稱為“天祿”,兩角的稱為“辟邪”,后來多以兩角造型為主。
歷史民俗
和田玉貔貅的原產(chǎn)地在新疆和田,早在新石器時代,昆侖山下的先民們就發(fā)現(xiàn)了和田玉,并把它作為瑰寶和友誼媒介向東西方運送,以此進行多方的交流,也因此形成了我國最古老的和田玉運輸通道“玉石之路”,即后來“絲綢之路”的前身。玉器最初起源于舊石器時期;至新石器時代出現(xiàn)了玉璧和玉龍;至唐宋時期,玉石的使用逐漸廣泛起來,其中尤為突出的是玉雕童子與花鳥圖案,而玉雕的普及也越來越廣泛,雕刻工藝也逐漸成熟、精湛;到清代雕琢工藝已經(jīng)達到了中國玉雕史的鼎盛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