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陽沙螺的基本介紹
沙螺生于江口海邊,是一種貝類海產(chǎn),在湛江許多海岸都可見到,但唯吳陽沙螺最有名。學(xué)名為尖紫蛤,又名西施舌。分布于我國福建和廣東沿海,生活在河口咸、淡水交匯處 ,尤以廣東省湛江吳川市鑒江產(chǎn)量最多,最高年產(chǎn)量達 5萬 kg。
吳陽沙螺個大肥肉嫩肉滑,無論湯、炒、煮、粥,味特清香,百食不厭。沙螺在清朝為貢品,因產(chǎn)于鑒江河口與海水交匯地方,咸淡水交融,肉質(zhì)細嫩,美味可口,它還有滋陰降火,泌心潤肺之功效,是廣東有名的特產(chǎn)。
產(chǎn)品特點
吳陽沙螺個大肥肉嫩肉滑,無論湯、炒、煮、粥,味特清香,百食不厭。
歷史民俗
1、相傳,有個吳川人帶沙螺干上京考試,送了一點給主考,竟得中進士,人稱"沙螺進士"。
2、沙螺,學(xué)名為尖紫蛤,又名西施舌,傳說古代越國的范蠡和西施嬉游于五湖后,入鑒江河口,唾液而生。
品嘗吃法
1、用于煮沙螺粥,口感香滑,百食不厭;
2、鹽焗沙螺,肉質(zhì)香美;
3、還可用于燒烤,味道獨特;
4、煲湯,清香可口,開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