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浦花鱖的基本介紹
“秋浦花鱖”屬長江水系翹嘴鱖魚,又名桂花魚。受氣候、水質等環(huán)境的影響,翹嘴鱖自古以來就在貴池秋浦河流域定居并繁衍生息,形成了特異種群,具有地方特色?!扒锲只Z”是利用秋浦河地方品種進行改良,采用人工模擬生態(tài)養(yǎng)殖方法精養(yǎng)而成,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品質優(yōu)于其它水域的同種鱖魚,為水產之珍品,被列和池州國家生態(tài)經濟示范區(qū)重點開發(fā)產品。
明清以來,著名徽菜“臭鱖魚”就是以貴池鱖魚為主料。秋浦花鱖肉質豐腴細嫩,無肌間刺,味道鮮美可口,營養(yǎng)豐富。池州正在打造“中國鱖魚之鄉(xiāng)”
貴池區(qū)地處中緯度地帶,四季分明。春多陰雨,夏雨集中,秋少冬干,從西北向東南遞增,適宜于水生生物的繁殖與生長,為秋浦花鱖生產提供了有利的生態(tài)條件。秋浦花鱖種質資源保護區(qū)——秋浦河流域周邊生態(tài)環(huán)境較好,無工業(yè)污染,河水自凈能力強,固體懸浮顆粒少。水質常年保持地表水國家標準Ⅲ類以上。
2017年,池州市貴池區(qū)秋浦花鱖生產規(guī)模:4000公頃,年產量:1000噸。池州市貴池區(qū)所轄涓橋鎮(zhèn)、梅龍街道、墩上街道、馬衙街道、江口街道、唐田鎮(zhèn)、牛頭山鎮(zhèn)、秋江街道、烏沙鎮(zhèn)、殷匯鎮(zhèn)、里山街道、杏花村街道、池陽街道、秋浦街道、清風街道、梅街鎮(zhèn)、梅村鎮(zhèn)、牌樓鎮(zhèn)、棠溪鎮(zhèn)共計19個鎮(zhèn)(街道)。地理坐標為東經117°06′06″~117°50′05″,北緯30°15′15″~30°48′08″。
營養(yǎng)價值
秋浦花鱖,可食部分含蛋白質15.5克/100克-19.3克/100克,脂肪0.4克/100克-3.9克/100克,天門冬氨酸1.8克/100克-2.1克/100克,谷氨酸2.5克/100克-2.8克/100克。
產品特點
秋浦花鱖,體色較深,體前側黑寬帶不明顯,腹小背厚。體較高而側扁,背部隆起,口大,下頜明顯長于上頜。體側具有不規(guī)則的暗棕色斑點及斑塊,自吻端穿過眼眶至背鰭前下方有一條狹長的黑色帶紋。肉潔白、細嫩而鮮美,無肌間刺。
歷史民俗
宋朝詩人楊萬里品嘗秋浦河鱖魚后,留下了“一雙白錦跳銀刀,玉質黑章大于掌”詩句。鱖魚美味名動江左,走南闖北的徽州商販欲販去山里,不想路途迢迢,交通不便,徽州擔子挑到徽州后,魚已經變味,卻又不舍得扔,交給徽州大廚料理?;罩萑松瞄L制作毛豆腐、臭干子等發(fā)酵食品。明清以來,著名徽菜“臭鱖魚”就是以貴池鱖魚為主料,配以特有佐料烹制而成。
唐代詩人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睋f,蘇子瞻極愛此詞,患聲不可歌,乃稍損益,寄《浣溪紗》曰:“西塞山前白鷺飛,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鱖魚肥。自蔽一身青箬笠,相隨到處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秉S魯直聞而繼作。江湖間謂山連亙入水為磯,太平州有磯曰新婦,池州有浦曰女兒。魯直好奇,偶以名對而未有所付。適作此詞,乃云:“新婦磯頭眉黛愁,女兒浦口眼波秋。驚魚錯認月沉鉤。青箬笠前無限事,綠蓑衣底一時休。斜風細雨轉船頭。”子瞻聞而戲曰:“才出新婦磯,便入女兒浦,志和得無一浪子漁父耶!”
從20世紀末起,貴池區(qū)在組織“秋浦花鱖”科技攻關的同時,還通過品牌共享、純天然養(yǎng)殖等方式,建立了國家級鱖魚標準化養(yǎng)殖基地。
2000年,秋浦花鱖注冊品牌。
秋浦花鱖的獲獎榮譽
2001年,秋浦花鱖被評為池州市級名牌產品,同年參加北京國際農產品博覽會,獲得金獎。
2002年,秋浦花鱖獲安徽省名牌產品稱號。
2004年,秋浦花鱖被定為綠色產品。
2018年2月1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部正式批準對“秋浦花鱖”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