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山雞的基本介紹
狼山雞是我國古老的優(yōu)良地方品種,并在世界家禽品種中負有盛名。狼山雞原產(chǎn)于江蘇省如東縣境內(nèi),以馬塘、岔河為中心,旁及掘港、拼茶、豐利及雙甸,南通市的石港縣等地也有分布。該雞集散地為長江北岸的南通港,港口附近有一游覽勝地,稱為狼山,從而得名。1
產(chǎn)品特點
狼山雞是蛋肉兼用型雞種之一。以產(chǎn)蛋多、蛋體大,體肥健壯、肉質(zhì)鮮美而著稱、按毛色分為黑白兩種。黑色的稱之為“狼山黑”,羽毛黑而發(fā)綠、發(fā)藍,熠熠生輝,色彩絢麗?!袄巧胶凇敝杏幸黄贩N頭冠后有一蓬毛,又稱作“狼山鳳”,如東人稱之為“蓬頭雞”。白色的叫“狼山白”,“狼山白”數(shù)量極少,其羽毛潔白無瑕,配以鮮紅的雞冠,紅白分明,賞心悅目。
歷史民俗
說起“狼山雞”,還流傳著一段有趣的故事。遠在1872年,一艘英國商船,停泊在南通附近的長江中,炊事員上岸買回一批黑雞做菜。因雞肉質(zhì)細嫩,味道鮮美異常,船長甚感驚奇,如獲至寶,便將剩下的幾只帶回英國。后來這種黑雞竟然在英國家禽展覽會上展出,受到歐美各國養(yǎng)禽專家的青睞,獲得金質(zhì)獎章。于是,歐、美、亞許多國家便從我國進口此雞。由于這些雞都從南通狼山出口,故取名“狼山雞”。建國后,狼山雞又曾作為種雞飛往德國、澳大利亞等國。一時,狼山雞身價百倍,中外馳名。
制作方法
清燉狼山雞
原料
活新母雞一只(重約1250克)。 火腿腳爪25克。蔥25克、姜25克、紹酒30克、精鹽12克。
(1)將雞宰殺治凈,氽水待用。
(2)火腿腳爪氽水,刮洗干凈,把雞、火腿腳爪放入墊有竹箅的砂鍋中,舀入清水,加入蔥姜、蓋上砂鍋蓋,先置旺火上燒沸,加紹酒,撇去浮沫,再移至微火燉約2小時,取去火腿、腳爪、竹箅、蔥姜,加入精鹽,燒至微沸,離火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