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宿蕎麥的基本介紹
八宿蕎麥是西藏昌都八宿縣的特產。八宿蕎麥生長在海拔3300米以上的藏東高原八宿縣河谷地帶,種植歷史已有500多年。由于該區(qū)域日照時間長、溫差大,降雨量少、蒸發(fā)量大,八宿蕎麥粒大、皮薄、面白,富含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是一種營養(yǎng)豐富,能降血脂、血糖和膽固醇的無公害健康食品。
蕎麥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和保健功能,相關產品在市場上經久不衰,深受消費者喜愛。近年來,昌都市八宿縣依托當?shù)刭Y源優(yōu)勢,大力發(fā)展蕎麥產業(yè),開發(fā)蕎麥茶、蕎麥醇酒、白蕎麥粉、苦蕎麥粉、蕎麥糌粑、蕎麥保健枕等多種產品,逐步推廣品牌、擴大規(guī)模,有效增加了群眾收入。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當?shù)厥w麥和苦蕎地方品種。
二、立地條件
海拔3200至3400米。土壤類型為風沙土,質地為壤土和砂壤土。土壤ph值為7.5至8.5。
三、栽培管理
1. 播種:7月中旬播種,每畝播種2.5至7.5公斤。
2. 施肥:每公頃每年施有機肥≥7500公斤。
3. 收獲:10月至11月,大多數(shù)蕎麥花序上的籽粒由白色變?yōu)椴枭?5%以上的籽粒變成黑色后收獲。
四、加工技術流程
初清除雜→清理(磁選)→去石→粒度分級→脫殼→皮殼分離→整粒碎粒分離→碾磨→定量包裝→入庫。
五、干燥與貯藏
蕎麥自然風干至水分≤13%,庫存不超過兩年。
六、質量特色
1. 感官特色:粒大、皮薄、籽粒黑褐色,千粒重≥30克。面白。
2. 理化指標:蛋白質含量≥11%,淀粉含量≥63%,水分≤13%。
3. 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guī)定。
地域范圍
八宿縣隸屬西藏自治區(qū)昌都市,位于西藏自治區(qū)東部,昌都市東南部,地處怒江上游,縣城所在地白馬鎮(zhèn)海拔3260米。東鄰左貢縣、察雅縣,南與察隅縣接壤,西靠洛隆縣、林芝市波密縣,北連昌都市卡若區(qū)、類烏齊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