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城屯屯棗的基本介紹
屯屯棗,也稱圓棗。屯屯棗是山西名棗之一,因其果實短而寬,呈農(nóng)村貯糧屯形而得名。樹冠多呈圓頭形,樹姿較開張,干性強,樹勢健壯,樹體大。分布于芮城縣陌南、南張、東張、長村、陽城及平 陸縣岳村、洪池等地成片栽植。
營養(yǎng)價值
紅棗營養(yǎng)十分豐富,鮮棗含糖20%-36%,干棗含糖55%-80%,它含熱量大,可以代糧,歷史上常作救災(zāi)之用。維生素C含量在水果中名列前茅,每百克含量達 0.l-0.6克,比蘋果、桃子等高100倍左右,維生素P的含量也是百果之冠,人們贊大棗是“天然的維生素丸”。每百克鮮棗中含蛋白質(zhì)1.2克,也幾乎是鮮果類之冠。干紅棗產(chǎn)熱量極高,每百克紅棗可產(chǎn)熱量約1200-1300千焦,接近于葡萄干,而且蛋白質(zhì)、鈣、磷、核黃素、尼克酸的含量又高于葡萄干。 所以,人們歷來就把紅棗視為極佳的滋補品。
產(chǎn)品特點
屯屯棗,果實大而短,呈短圓柱形,縱橫徑為3.2X3.4平方厘米,橫徑大于縱徑,單果重18克左右,特大果可達30克以上。果實大小均勻,淺紅色,肉厚核小,可食率達96%以上。鮮棗含糖為21.3%,含酸0.5%,肉質(zhì)疏松,汁液少,適宜干制。干制成品率為53%以上,于棗個大,肉厚柔韌,有彈性,含糖量為70%。
歷史民俗
屯屯棗有所準備芮城、平陸縣境內(nèi),有一千四百余年的栽培歷史,相傳屯屯棗是堯的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與舜成親時帶去的禮物。此后屯屯棗就成為給皇帝進貢的禮品。
芮城屯屯棗的制作方法
紅棗粥
材料
材料圓糯米1杯,紅棗10粒調(diào)味料水8杯,冰糖75克
做法
1、糯米洗凈,加水8杯浸泡20分鐘,移到爐火上煮開,改小火煮粥。
2、紅棗洗凈、用水泡軟,放入粥內(nèi)同煮,并加入冰糖調(diào)味,待紅棗軟透即可熄火盛出食用。
熬粥筆記
1、買已經(jīng)去核的紅棗比較方便,如果買帶核要現(xiàn)泡軟后在剝除,切丁也可以,不必保持完整顆粒。
2、泡紅棗的水可以加入粥內(nèi)同煮,但是底下沉淀的部分要濾除。
食療效益
健脾和胃,補氣益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