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素的基本介紹
‘隆昌素’的學(xué)名叫‘軟葉春劍素’。1961年以前,當(dāng)?shù)厝藙t喜歡把這種顏色淡雅的蘭花稱作為‘素心蘭’或‘催生蘭’。據(jù)隆昌縣委黨史研究室編的《中央領(lǐng)導(dǎo)視察隆昌》記載,1961年4月17日,朱德視察隆昌炭黑廠,在招待所發(fā)現(xiàn)擺放的蘭草中有一盆正在吐蕊,綻開出玉潤嫩綠的小花,便上前觀賞,隨口贊揚:“隆昌的蘭草是很有名的,‘隆昌素’真是名不虛傳,很好,很好”。因此得名,“隆昌素”之美名,并由此開始流傳。
產(chǎn)品特點
“隆昌素”屬蘭科蘭屬中的軟葉春劍素,其根粗壯,假鱗莖橢圓形而不明顯,芽嫩綠無雜色,葉草質(zhì)潤綠色,有肉質(zhì)感,葉緣具細鋸齒,較軟略成弧形。中脈、兩側(cè)脈平行深綠而明顯。開花期2—4月,2月下旬為初花期,3月為盛花期,4月中旬為末花期,其花屬水仙瓣型,每箭著花2—5朵,花最大時可達85毫米,主副瓣為玉綠色而含數(shù)條綠線,白綠自然輝映,晶瑩無瑕,瓣尖外卷,主瓣有時內(nèi)卷成折鶴瓣,捧心和唇瓣嫩綠黃心白底呈綠線有透明感,幽香馥郁,濃而不濁。
歷史民俗
四川隆昌縣云頂鄉(xiāng)(寨)是世界名蘭“隆昌素”的發(fā)現(xiàn)地。文載:明隆慶元年(1567年)置縣時所建的衙署中,就曾以秋蘭素花、珠蘭等蘭花點綴園林景觀。
《隆昌縣志》卷三十八載,(1875年)清同治十三年載:蘭蕙一類兩種,隆中國圃,蘭花有魚鯇、珠蘭、雪蘭、建蘭等名品,而以建蘭為冠。
又載:康熙孝廉、雍正癸卯元舉(舉人)喻其黃在其《石城山賦》(云頂)中詠道;“梗楠郁郁蔥蔥兮,氣炎萬丈。蘭蕙間產(chǎn)深谷兮,滿城幽香?!庇衷凇对祈斏綍S早起》中吟道:“鳴聲啼澈五更霞,畢陣搖搖欲吐花。臨眺常瞻新樣采,南崗香滿數(shù)干家”。
又載:庠生、歲貢郭其俊為明洪武四年(1372年)郭氏始祖孟四,從湖北麻城攜家移民人川來到云頂山定居后第十四世孫的詠《松》中詠道“地冷天寒百卉迷,峰項仍著數(shù)株齊。蒼顏簇簇經(jīng)霜茂,老干鱗鱗帶雨凄。竹弄欄前皆葉韻,蘭幽窗前共垂青。更知勁節(jié)無偏倚,,每伴山梅傲嶺西。
縣令黃文理在《署中花樹》中詠道:“庭樹參差雜蘭植,更看老樹于盤房”?!笆裆绞袼?,開遍叢蘭一夜風(fēng)”。
以上詩賦中皆涉及蘭花,尤以春蘭為盛,可見數(shù)百年前云頂山的山間林下,生長著野生蘭蕙,而城鄉(xiāng)民間也普遍栽培,而以郭氏家族為勝。相傳郭氏先人自明洪武入川就為云頂蘭花所迷,故有聞香落擔(dān)而定居之說,偶得珍蘭視為吉祥,代代相傳,從不外流,故爾民間流傳著:郭家的牛兒、馬兒的春素。
獲獎榮譽
1988年9月在廣州舉辦的“中國首屆蘭博會”上四川送展的“隆昌素”獲金獎。
1989年3月在江蘇無錫舉辦的“中國春季蘭博會學(xué)術(shù)交流會”上四川送展的“隆昌素”獲金獎。
1990年在成都舉辦的“四川省首屆國際蘭博覽會”上隆昌縣送展的“隆昌素”獲金獎。
1994年2月“第四屆中國(四川)蘭花博覽會”上“隆昌素”同時獲得金、銀、銅三獎,這是歷屆蘭花博覽會上同時獲三獎的唯一品種。
2008年,“隆昌素蘭花”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正式核準注冊,實現(xiàn)了內(nèi)江市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