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陶黑陶的基本介紹
館陶黑陶產于邯鄲東部的館陶縣。據(jù)史書記載:館陶因此得名。館陶處在黃河中下游,為黃河沖積平原,大量優(yōu)質的粘土是制陶的天然原材料,為制陶業(yè)的興盛奠了基礎。
產品特點
其黑陶制品“黑如漆、亮如鏡、薄如紙、硬如瓷”,古樸典雅,渾厚莊重。
歷史民俗
我國的造型藝術始于陶,史書記載: “ 神農作瓦曰陶 ” 。宋應星在其所著的《天工開物 · 陶埏》對陶器工藝有這樣一段概括: “ 水火既濟而土合 ” 。
公元前 2600年 —— 公元前 2000年,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隨著距今7000年以上的仰韶半坡彩陶藝術的衰落,中國文化歷史上孕育出了 “ 黑陶文化 ” 。
相傳,古時候館陶縣有座大山叫陶山,陶山一帶以盛產黑陶而聞名,據(jù)說館陶的名字就源于陶山黑陶,古人所謂 “ 陶山者,山如陶,陶如山也 ” 即為明證。沿館陶衛(wèi)河兩岸的毛圈、劉圈一帶有皇窯 72座,主要燒制皇城磚和黑陶。據(jù)有關專家考證,北京紫禁城所用磚即產于此地,這一點從窯址殘存的殘跡和發(fā)掘出的古陶制品也大可證實。1928年春,濟南龍山鎮(zhèn)城子崖一處崖坡坍塌,使一處距今四千多年以磨光黑陶為主要特征的文化遺存得以重見天日,也確鑿證實了龍山文化即黑陶文化的存在。
制作方法
現(xiàn)館陶黑陶,采用當?shù)靥赜械闹铺赵?,制作工藝考究。制作過程中選料嚴、澄料細,制坯實、造型雅、雕刻精、燒制方法科學,并把制陶技術、雕刻藝術、繪畫藝術融為一體。開發(fā)出仿古黑陶、日用黑陶、現(xiàn)代黑陶瓷3個系列200多個品種。
館陶黑陶的獲獎榮譽
館陶黑陶成北京奧運“國禮” 由河北省工藝美術大師李思月專門為北京奧運會精心設計創(chuàng)作的黑陶藝術品“國娃”,從上千件藝術品中脫穎而出,將作為“國禮”和我國黑陶藝術的代表作品,贈送給前來參賽的各國體育代表團團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