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漳板栗的基本介紹
板栗栽培自古以來就是南漳農(nóng)業(yè)的主導產(chǎn)業(yè)。板栗被譽為“鐵桿莊稼”“木本糧食”,是當?shù)鼐用裰饕氖澄飦碓粗?。板栗帶來的?jīng)濟收益占當?shù)剞r(nóng)業(yè)收入的80%以上。當?shù)厝藢謇蹩醋魇羌榈南笳?,在拜師、慶壽、婚嫁等重要時刻,都以栗子相贈,以示祝福。有關板栗的歷史傳說、民俗禮儀、文學作品不勝枚舉,展現(xiàn)出豐富多彩的板栗文化。
栗子營養(yǎng)豐富,有“干果之王”的美稱。糖炒板栗始于宋代。秋后,剛出鍋的栗子香味飄在街上吸引路人,男女老少都愛這一小吃,吃到嘴中,余香滿口,回味無窮。從很早的時候被京、津一代地區(qū)尚傳誦著贊詠糖炒栗子的佳句:“堆盤栗子炒深黃,客到長談索酒嘗。寒火三更燈半灺,門前高喊‘灌香糖’”。
史書記載:用砂置鐵釜中,加以飴糖置火上炒熱,投栗其中滾翻炒炙,熟后栗殼呈紅褐色,去殼后果實松、軟、香、甜,為小吃珍品。炒熟后的栗子在殼上露出可愛的小口,微笑著面對它的客人。撥去殼后,香氣便肆無忌憚地從溫熱的體內(nèi)竄出,直搗你的鼻腔、喉嚨、胃。據(jù)《析津日記》載"蘇秦謂燕民雖不耕作而足以棗栗,唐時范陽為土貢,今燕京市肆及秋則以煬拌雜石子爆之,栗比南中差小,而味頗甘,以御栗名。"
營養(yǎng)價值
板栗營養(yǎng)價值很高,甘甜芳香,含淀粉51~60%,蛋白質(zhì)5.7-10.7%,脂肪2-7.4%,糖、淀粉、粗纖維、胡蘿卜素、維生素A、B,、B:、C及鈣、磷、鉀等礦物質(zhì),可供人體吸收和利用的養(yǎng)分高達98%。以十粒計算,熱量為204卡路里,脂肪含量則少于1克,是有殼類果實中脂肪含量最低的。
板栗又叫栗子,是一種補養(yǎng)治病的保健品 。中醫(yī)學認為,栗子性味甘溫,有養(yǎng)胃健脾、補腎壯腰、強筋活血、止血消腫等功效。
栗子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包括糖類、蛋白質(zhì)、脂肪、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栗子對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等具有較好的防治作用。老年人常食栗子,對抗老防衰、延年益壽大有好處。
栗子的用法很多,可用來加水熬湯食用,用于病后體虛、四肢酸軟;可用栗子煮粥加白糖食用,具有補腎氣、壯筋骨的功效;可每日早晚食用風干栗子數(shù)顆,也可用鮮栗子煨熟食用,用于老人腎虛;跌打損傷、淤血腫痛時,可用生栗子肉碾成泥狀,涂于患處。須注意的是,栗子生食難于消化,熟食時易滯氣,故不可食用太多,且消化不良、溫熱甚者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