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油包裝如何設計,包裝設計的步驟是什么,很多人非常關心,今天四喜亮點包裝設計公司的編輯幫助大家將麻油包裝的設計方法整理出來,文章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麻油產(chǎn)品的介紹,第二部分是麻油產(chǎn)品包裝設計八大步驟。
第一部分是麻油產(chǎn)品的介紹:
麻油,是芝麻油,一般黑芝麻食用,白芝麻榨油,它是從胡科植物芝麻種子榨取的脂肪油,亦稱胡麻、油麻、巨勝、脂麻、香油等。也有部分地區(qū)的麻油定義為炸或者浸過花椒的芝麻油。
胡油自古以來就被山西省西北地區(qū)、上黨地區(qū)的民間百姓視為美味食品,無論是制點心,還是打餅子,只要是用胡油加工的均被視為上品。是麻油在山西大致分為三種:一種是西北地區(qū)產(chǎn)的,稱為“胡麻油”;另一種是長治一帶產(chǎn)的,因長治在古時稱為“潞安府”而稱為“潞油”;還有一種是山西中部種植麻子作為原料榨的油,顏色呈黃色,而胡麻油顏色深很多。
麻油在長江以南地區(qū)非常受歡迎,除糕點外夏天的涼拌菜時麻油是必不可少的。生產(chǎn)工藝上分機制麻油和手工制作的小磨麻油兩種,因芝麻品質(zhì)和制作工藝的不同,分為上中下三品,其中皖南重鎮(zhèn)大通鎮(zhèn)產(chǎn)的“沙藝棠”小磨麻油為上品,醇香無比,回味悠長。
中國四分之三的芝麻產(chǎn)自河南省,駐馬店市產(chǎn)的芝麻占河南產(chǎn)量的四分之三,平輿縣芝麻產(chǎn)量占四分之三,河南駐馬店市平輿縣被譽為“芝麻之鄉(xiāng)”。麻油流傳幾個世紀不曾衰退,至今小磨香油還是家喻戶曉,餐桌上不可缺少的調(diào)味品。平輿縣因地勢、緯度、日照、土壤、下雨量、季節(jié)非常適合芝麻的生長,所以平輿縣的芝麻是芝麻中的優(yōu)品。
價值
食用
如與米做成飯食,民間則稱為“仙家食品”。據(jù)科學分析:麻油中主要成分為不飽和脂肪酸,占85%——90%,油酸和亞油酸基本上各占50%,其特點是穩(wěn)定性強,而且易保存,這是因為麻油中含有一種天然抗氧化劑——芝麻酸的緣故。麻油中還含有蛋白質(zhì)、芝麻素、維生素E、卵磷脂、蔗糖、鈣、磷、鐵等礦物質(zhì),是一種營養(yǎng)極為豐富的食用油。
藥用
中醫(yī)學認為:本品性味甘、涼,具有潤腸通便、解毒生肌之功效。據(jù)《本草綱目》上記載:“有潤燥、解毒、止痛、消腫之功?!薄秳e錄》說:“利大腸,胞衣不落。生者摩疙腫,生禿發(fā)。”
臨床還用麻油來煎熬膏藥,有生肌肉、止疼痛、消癰腫、補皮裂的作用。 胡麻里含有芝麻素,在用胡麻油炒制或烤制菜肴或食品時,芝麻素即可分解出芝麻酸和一些芳香的化合物,這些香味物質(zhì)可在常溫下?lián)]發(fā),其香味濃郁、清雅、誘人食欲,是其他同類植物油都難以比擬的。但溫度過高的環(huán)境會造成香味的揮發(fā),因此,應將胡麻油置于低溫保存。
【英文名】 OLEUM SESAMI
【來源】該品為脂麻科植物脂麻Sesamum indicum L.的成熟種子用壓榨法得到的脂肪油。
【性狀】該品為淡黃色或棕黃色的澄明液體,氣微或帶有熟芝麻的香氣,味淡。本品與氯仿、乙醚、石油醚或二硫化碳能任意混合,在乙醇中微溶。相對密度 應為0.917——0.923(附錄Ⅶ A),折光率應為1.471——1.475(附錄Ⅶ F)。
【鑒別】取該品1ml ,置試管中,加含蔗糖0.1g的鹽酸10ml,振搖半分鐘,酸層即顯粉紅色,靜置后,漸變?yōu)榧t色。
【功能主治】內(nèi)服可潤腸、潤肺;外用作為軟膏及硬膏基質(zhì);外敷用,如燙傷、燒傷、瘡等,用麻油和(拌)藥(粉狀),敷在患處,不干不裂,好的快。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7——68ml。
【貯藏】遮光,密封,置陰涼處。
【摘錄】《中國藥典》
功效
1)延緩衰老:純麻油含豐富的維生素E,具有促進細胞分裂和延緩衰老的功能。
2)保護血管:純麻油含有非常豐富的亞油酸、棕櫚酸等不飽和脂肪酸,容易被人體分解 吸收和利用,以促進膽固醇的代謝,并有助于消除動脈血管壁上的沉積物。
3)潤腸通便:習慣性便秘患者,早晚空腹喝一口純麻油,能潤腸通便。
4)減輕煙酒毒害:有抽煙習慣和嗜酒的人經(jīng)常喝點純麻油,可以減輕煙對牙齒、牙齦、口腔黏膜的直接刺激和損傷,以及肺部煙斑的形成,同時對尼古丁的吸收也有相對的抑制作用。飲酒之前喝點純麻油,則對口腔、食道、胃賁門和胃黏膜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5)保護嗓子:常喝純麻油能增強聲帶彈性,使聲門張合靈活有力,對聲音嘶啞、慢性咽喉炎有良好的恢復作用。
6)治療鼻炎:慢性鼻炎患者,用消毒棉球蘸取香油涂于鼻腔患處,有很好的效果
分類
1、麻油(山西中部常見)
2、胡麻油(山西北部居多,比麻油味道好很多。)
3、依據(jù)GB/T 8233—1987芝麻油標準分類如下:
據(jù)芝麻油的香味特點分為兩類:香油和普通芝麻油。
1、香油:具有濃郁或顯著的芝麻油香味。
按其加工工藝分為以下兩種:小磨香油:用小石磨研磨、水代法生產(chǎn)制??;機制香油:用機械法生產(chǎn)制取。
2、普通芝麻油:香味清淡。用一般的壓榨法、浸出法或其他方法加工制取。
區(qū)別
執(zhí)行標準
機榨香油雖同小磨香油一樣執(zhí)行GB/T 8233-1987標準,機榨油廠家在對消費者解釋時,也是如此說,所以給一般消費者造成了一些誤解,認為小磨香油和機制香油質(zhì)量是一樣的。但實際上,在國家標準里面,對兩者還是做了一些不同的要求:
1、色澤:小磨香油要求紅≤11,而機榨香油要求紅≤12,所以機榨香油顏色暗紅,小磨香油呈棕紅色,外觀亮麗。
2、280℃加熱試驗:小磨香油要求無析出物,而機榨香油則允許有析出物,所以機榨香油外觀相對于小磨香油發(fā)暗、發(fā)濁。
前處理工序
1、小磨香油的生產(chǎn)工藝是先將芝麻精選、水洗,經(jīng)水洗去除雜質(zhì)及部分對人體有害的物質(zhì),再經(jīng)2時瀝干。在2小時的瀝干過程中,因芝麻吸收了充足的水分,所以芝麻種子處于萌發(fā)生長狀態(tài),經(jīng)過生物呼吸作用,許多對人體有益的有機物質(zhì)被激活,而是評價香油功能性營養(yǎng)成份的重要指標。
2、機榨工藝只是經(jīng)過簡單的篩選后,即進行烘炒,芝麻種子因缺少前期的浸泡萌發(fā)過程,對人體有益的活性物質(zhì)無法形成,從而使香油的一些特殊功效如:保護血管、延緩衰老等功能無法發(fā)揮。
油分離過程
1、工藝不同:
?。?)小磨香油用水代法生產(chǎn),此法主要是利用油料中非油成分對油和水的親和力差異,并利用油水比重不同而將油脂與其它物質(zhì)分離。對人體健康不利的重金屬化合物因比重較大而沉淀至醬渣中,從而避免了重金屬對人體的危害。
?。?)機榨油只是用物理的壓榨方法把油強行擠出,所以芝麻中的重金屬化合物都混入油中,形成潛在隱患。
?。?)部分機榨油由于壓榨取油不徹底(油料殘油仍含約10%),廠家便采用化學溶劑浸出法取殘油,而化學溶劑又清除不凈,則導致化學溶劑殘留。食用后危害人體健康,而在國家標準中機制香油是不允許溶劑殘留檢出的。一般情況下為保留香油的香味,不會對這些浸出油再進行脫溶和精煉,但是這部分廠家也深知浸出工藝對于香油風味的負面影響,所以在上市時,采取了變通辦法:用小磨香油與機榨浸出的香油進行勾兌,用以減輕浸出油的危害,并以此提高機榨、浸出香油的風味,推向市場后就成了一般消費者難以區(qū)別的“小磨香油”,實際上是一種對消費者的欺騙行為。
我國浸出法使用的溶劑以六碳烷烴為主要成分,是一個多種烷烴為主的混和物,其沸點62--85℃, 這個石油餾分通常稱為六號溶劑,其中烷烴占80.2%,環(huán)烷烴占18%,烯烴占1.6%,芳烴占0.7%,WHO/FAO(1970)指出:浸出法使用的溶劑,市場上稱之為商業(yè)己烷,是以六碳烷烴為主的“己烷餾分”,是一種混和物,溶劑輕汽油中,常因純度不夠,往往含有毒雜質(zhì)如苯和多環(huán)芳烴等,多環(huán)芳烴中的苯并(a)芘是致癌物質(zhì)。由于香油是常年食用的食品,若被污染,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極大危害,我國食用油衛(wèi)生標準中規(guī)定浸出油溶劑殘留量不得超過50ppm,這是從毒理學及生產(chǎn)工藝水平綜合考慮的結(jié)論。
限于香油這一產(chǎn)品的特殊性,在食用時不經(jīng)熟鍋,而是直接倒入菜中食用(即香油是一種生食油),這樣如摻入有溶劑殘留的浸出油,就會影響消費者的身體健康。
2、溫度差別:
?。?)小磨工藝油分離的過程只有75——82℃,在這一溫度下,香油中的主要芳香味物質(zhì)及功能性營養(yǎng)成分幾乎不受任何損失,同時此溫度也最大程度上保留了維生素E的含量。
(2)機榨工藝取油時溫度高達245℃,在如此高的溫度下,呈芳香味的物質(zhì)和功能性營養(yǎng)成分幾乎揮發(fā)、破壞的一干二凈,從而使香油對促進血液、新陳代謝,對老年性動脈硬化、氣喘等功效無從發(fā)揮。高溫下,芝麻中的單糖與氨基酸發(fā)生反應,生成對人體不利黑色化合物,同時此類化合物聞起來有一股焦糊味,這就是機榨油為什么有股焦糊味的原因。
過濾工藝
1、小磨香油采用天然植物纖維過濾,最大程度上保留了香油中的濃香成份,同時影響香油外觀的蠟質(zhì)、磷質(zhì)因其對植物纖維的親合作用而附著于植物纖維上,所以采用此工藝處理的小磨香油外觀晶瑩剔透,久置也不會出現(xiàn)沉淀,能較長時間保持其色、香、味。
2、機榨油因含有大量的蠟質(zhì)和磷脂,所以粘度過高,只能采用絲網(wǎng)過濾,而臘質(zhì)、磷質(zhì)對絲網(wǎng)不具有親合性,所以一塊溶解到了油中,使機榨油外觀發(fā)渾。
鑒別
一看
小磨香油在加工過程中溫度低,所以小磨香油的顏色一般呈棕紅色,而機制香油加工過程中溫度高達245℃,所以顏色較深,呈暗淡的紫紅色。
二聞
小磨香油具有清香純正的香油香味——濃郁、醇厚。 而機制香油具有較濃重的焦糊味。
三搖
取一瓶小磨香油用力搖動1分鐘左右,將瓶正放,觀察油的上部表面:小磨香油的表面會有一層泡沫氣泡,但旋即消失;機制香油表面會有很多黃色泡沫,久久不能消失。
制作方法
原料
花椒半碗,食用油1碗半,開水1半碗,蔥姜蒜各適量
做法
1. 將開水倒入花椒內(nèi),水與花椒的比例為1:1,水能浸濕花椒就行,浸泡時間大約1分鐘。經(jīng)過開水的泡制,可將花椒中的麻味發(fā)揮的淋漓盡致。
2. 將浸泡花椒的水過濾掉,留花椒備用。
3. 香蔥切段姜切片蒜切塊,方便炸制完撈出。
4. 鍋燒熱,放入植物油,植物油與花椒的比例為3:1,這個比例做出來的麻油又香又麻,最適合做涼拌菜。
5. 放入蔥姜末,小火慢慢炸。
6. 炸制的過程,稍微翻動一下,使蔥姜蒜的香氣更充分的融入到油內(nèi),可使麻油吃起來又麻又香。
7. 炸至蔥姜蒜微黃。
8. 倒入用水泡好的花椒。
9. 油中炸制5秒鐘。
10. 關火,利用油的余溫將花椒中的麻味燜出來,這樣做出來的花椒不會糊,而且麻味十足。
11. 燜至油變涼,將麻油過濾出來。過濾好的麻油盛到干燥密封的瓶子內(nèi),放冰箱,可食用一個夏季。
12. 過濾完麻油,剩下的花椒,不要扔掉,壓碎做花椒面或者燉肉炒菜的時候放幾顆,一樣的美味。[2]
歷史
芝麻油,因取自芝麻的種子,故稱為“芝麻油”。由于芝麻經(jīng)焙炒后制作的芝麻油常有濃郁的芳香氣味,因此,在我國北方,人們稱它為“香油”;在我國南方,人們則稱它為“麻油”。我國古時候,芝麻還被稱為“胡麻”、“脂麻”,所以人們把芝麻油稱為“胡麻油”、“脂麻油”,在日本和韓國,人們也稱它為“胡麻油”。人們?yōu)榱吮硎緦χヂ榧爸ヂ橛偷暮駩郏阎ヂ樽鸱Q為“油料作物皇后”,把芝麻油尊稱為“植物油脂國王”。
在三國時代,我國的勞動人民就掌握了用芝麻制油的技術(shù)了,陳壽《三國志.魏志》中記載:“孫權(quán)至合肥新城,滿籠馳往......折松為炬,灌以麻油,從上風,火燒賊攻縣?!蹦菚r的麻油是將芝麻籽用石臼法或木榨法生榨而成。
香油登上人們的餐桌,時間要晚些。
《北堂書鈔》中的文字引用晉朝《博物志》說:“外國有豆豉法,以苦酒浸豆,暴令極燥,以麻油蒸訖,復暴三過乃止。”這是芝麻油用于飲食的最早記錄,距今已有1600多年了。
南北朝時,香油已廣泛地被用于餐飲上,到了唐宋年間,香油作為最上等的食用植物油應用得更加廣泛。
香油還被廣泛應用于醫(yī)藥界,在《本草綱目》中就有不少的應用,很多醫(yī)用良方一直沿用至今。時珍曰:入藥以烏麻油為上,白麻油次之。
隨著生產(chǎn)技術(shù)的逐步改進、人們生活需求水平的逐漸提高以及人們對香油營養(yǎng)價值的逐步開發(fā),香油的生產(chǎn)工藝及產(chǎn)品也日益豐富,如工業(yè)用香油、藥用香油、淺色香油、黑芝麻香油、保健香油等。普通食用香油也有不同,如烘炒火候略小些的香油一般爆炒用。烘炒火候略大一些的一般作涼拌、湯菜或調(diào)餡用。
麻油競爭越來越大,競品越來越多,要想讓產(chǎn)品更容易銷售。這時候企業(yè)要如何做出優(yōu)秀的商品包裝,更好的推廣產(chǎn)品,使產(chǎn)品在眾多競爭中脫穎而出。下面四喜亮點包裝設計公司的小編就簡要的和大家談一下包裝設計的幾個重要設計步驟。
麻油包裝設計八個步驟
第一:麻油品牌定位
如果是新品牌,那么要思考好品牌定位,品牌傳送的價值主張以及品牌調(diào)性問題。如果是老品牌的新產(chǎn)品,則要思考好做什么檔次的,是做產(chǎn)品升級、產(chǎn)品補充還是產(chǎn)品創(chuàng)新。
第二:麻油目標消費群
設計包裝前一定要假定一個目標對象,要思考什么是核心消費群,以及核心消費群的價值觀和審美情趣問題。不論對錯,一定要根據(jù)你所設定的消費者洞察,按照這個消費者洞察里的好壞、審美情趣以及購買習慣等設定一個假設消費者,這樣你的包裝設想才有了靈魂所在。
第三:研究麻油的競品包裝
尋找同檔次、同品種或者相同價值定位的其他品牌包裝,有競品參照的,就參照,沒有的話,能夠參照同一個消費者選擇的其他產(chǎn)品包裝做參考。
第四:找到麻油包裝的風格和調(diào)性
這點很重要,也就是賦予你產(chǎn)品獨特的價值主張和靈魂。你的包裝要傳達什么信息,如果想好了就可以開始設計了。
第六:打出樣稿
效果圖往往并不是最準確的,最關鍵的是做出實際的真實樣子出來,然后包裝一些,去比較,去不斷審視。能否有本品牌的核心印記,能否符合消費者的審美情趣。最關鍵的,不要光看一瓶,要放到貨架上去感受和比較!
第七:測算成本
測算你新包裝的成本,有很多時候,雖然我們知道成本會增加,但是對于好的包裝成本增加的幅度還有可能準備不腳,容易錯收不腳,臨陣換包裝,就不容易把握質(zhì)量了。
第八:檢驗和修正
包裝在具體使用過程中,要注意傾聽銷售人員以及具體經(jīng)銷商的意見,以備修改。修改的過程可重復上述步驟。
包裝設計不難做,完美的包裝設計卻是有一定難度的。把握上面幾點包裝設計的步驟和原則,或許能夠讓你的麻油包裝更能吸引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