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源櫻桃的基本介紹
櫻桃(學名:Cerasus pseudocerasus),是某些李屬類植物的統(tǒng)稱,包括櫻桃亞屬、酸櫻桃亞屬、桂櫻亞屬等。喬木,高2-6米,樹皮灰白色。小枝灰褐色,嫩枝綠色,無毛或被疏柔毛。冬芽卵形,無毛。果實可以作為水果食用,外表色澤鮮艷、晶瑩美麗、紅如瑪瑙,黃如凝脂,果實富含糖、蛋白質(zhì)、維生素及鈣、鐵、磷、鉀等多種元素。
營養(yǎng)價值
鮮采櫻桃干,其補鐵的含量尤為突出,常食可補充體內(nèi)對鐵元素的需求,促進血紅蛋白再生。補血生血,效果卓越,每百克櫻桃中含鐵量多達59毫克,居于水果首位;維生素A含量比葡萄、蘋果、橘子多4~5倍。此外,櫻桃中還含有維生素B、C及鈣、磷等礦物元素。每100克含水分83克,蛋白質(zhì)1.4克,脂肪0.3克,糖8克,碳水化合物14.4克,熱量66千卡,粗纖維0.4克,灰分0.5克,鈣18毫克,磷18毫克,鐵5.9毫克,胡蘿卜素0.15毫克,硫胺素0.04毫克,核黃素0.08毫克,尼可酸0.4毫克,抗壞血酸3毫克,鉀258毫克,鈉0.7毫克,鎂10.6毫克,另含豐富的維生素A。
女性長期食用,皮膚細膩有光澤,白里透紅,也增強體質(zhì),健腦益智。
產(chǎn)品特點
櫻桃干果粒大小均勻、味甜、呈暗紅色,酸酸的,甜甜的,回味悠長。
歷史民俗
歐洲櫻桃的野生種廣泛分布于伊朗北部可卡撒斯山脈的南部,直到歐洲西部山區(qū)。公元2到3世紀,櫻桃被逐漸傳播到歐洲大陸各地栽培,到16世紀末已開始進行廣泛的經(jīng)濟栽培,歐洲櫻桃為比較高大的喬木,歐洲櫻桃苗木為小喬木。公元前3世紀希臘人首先人工栽植櫻桃苗木,當時羅馬帝國把櫻桃作為果樹栽培,并先后從被其占領國帶回櫻桃資源。公元40-60年羅馬帝國占領英國期間,英國開始種植櫻桃。到14世紀櫻桃苗木種植擴大到北歐各國。17世紀,歐洲移民把歐洲櫻桃苗木帶到了北美洲。隨著歐洲和北美洲國家在世界的擴張,也把櫻桃?guī)У绞澜绱蟛糠譁貛摇?/p>
漢源櫻桃的品嘗吃法
櫻桃干性溫,食之過多可引起上火、流鼻血、損肺。熱性病忌食。吃櫻桃干補血美容,女生應該常吃,不過也別多吃。同時有潰瘍癥狀者、上火者、慎食;糖尿病者忌食。
櫻桃水
原料:鮮櫻桃數(shù)斤。
制法及用法:櫻桃裝入瓷壇內(nèi)封固,埋入土中,約深1米許,經(jīng)7~10天取出,壇中櫻桃已自化為水,即將果核除去,留取清汁備用。每次飲1杯,略溫服下。
功效:治悶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