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黃小米的基本介紹
小米又叫粟米,為禾本科植物粟的種仁,“沁水黃小米”又簡稱為“沁水黃”。我國北方盛產谷子,尤以太行、太岳、中條三山交界的歷山腳下沁水盆地米質最佳。
沁水縣生產五谷雜糧歷史悠久,名揚九州四海,這里的人民自豪的講:“世界雜糧在中國、中國雜糧看山西、優(yōu)質雜糧數(shù)沁水”。
營養(yǎng)價值
沁水黃小米營養(yǎng)豐富,其營養(yǎng)價值超過粳米。小米內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淀粉、維生素B1、B2和C等,其中維生素B1的含量為粳米的5—6倍,居所有糧食之首。
沁水黃小米維生素有獨特之處,維生素B1的含量居所有糧食之首,可和中、益腎、除熱、解毒、入脾、入胃、消渴、止瀉,對防止腳氣,周圍神經炎,消化不良有預防效果;維生素B2對防止口角炎、唇干裂、陰囊炎、結膜炎、脂溢性皮炎有預防和治療效果,參與糖、蛋白質和脂肪的代謝,維護正常的視覺功能和促進生長;維生素C對急慢性傳染疾病有預防和治療效果,促進鐵和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脂肪、蛋白質的合成,維持免疫功能,羥化5—羥色胺,保持血管的完整,并促進非紅色素鐵的吸收。
產品特點
沁水黃小米蒸煮后,米飯香味濃郁,米粒完整金黃,軟而不粘結,食味好,冷卻后不回生變硬;米湯則米、湯融合,湯色純正,香味濃郁,米湯中固形物含量高,米粒膨脹低,食味好。
歷史民俗
傳說《康熙字典》的總閱官,清朝大臣陳廷敬是康熙皇帝的老師,康熙皇帝為了表達對老師母親的尊敬,前來探望,時值酷暑,陳廷敬的母親住在沁水縣界內的“老母庵避暑山莊”,陳母用小米粥款待了康熙帝,康熙帝看到小米色澤金黃,顆粒飽滿,食之米飯香味濃郁,軟而不黏結,龍顏大悅,便在山莊門口的一棵奇特的大白松下乘涼,看到一首打油詩,“舜王耕歷山、悠悠五千載、天下稻花揚、唯有沁水香”,康熙帝就指定要帶沁水黃小米回宮食用,并提筆在大白松樹根部的石壁上揮毫寫下了“玉質龍鱗”四個大字,現(xiàn)碑文尚存,從此,“沁水黃小米”就成了宮廷貢品。
沁水黃小米的制作方法
小米南瓜紅棗粥
材料
小米75克,糯米15克,紅棗6個,南瓜200克
做法
1.準備好原料,紅棗用剪刀剪成小碎塊,棗核丟棄;
2.南瓜切掉外皮(皮切得略厚點),隔熱水蒸熟爛;
3.碾成南瓜泥;
4.鍋中放入小米、糯米和足量的水浸泡15分鐘(水一次性加足),蓋上蓋煮;
5.水沸騰后,開蓋,放入紅棗;
6.重新蓋上蓋,此時放把湯勺在鍋中以隔開鍋與蓋,留出些空隙(為避免湯水溢出),出轉上火繼續(xù)煮;
7.每隔幾分鐘用勺子攪動一下,防鍋底粘連。當粥煮得稀稠合自己意時,放入南瓜泥(粥的稠軟度根據(jù)自己口味來定);
8.勺子慢慢把南瓜泥在粥中攪散;
9.直至南瓜泥完全融入小米粥中,表面出現(xiàn)粥糊時,即可關火。
獲獎榮譽
沁水黃小米在2003年被中國綠色食品發(fā)展中心認證為“綠色食品”,2005年注冊商標被列為“山西省著名商標”,2008年沁水黃小米被山西省名優(yōu)中心列為“山西省名牌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