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縣油棗的基本介紹
油棗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1、B2、C和蛋白質(zhì)、糖類、有機酸、脂肪及人體所必需的18種氨基酸、鐵、鋅、磷、鈣、硒與微量元素,是傳統(tǒng)的營養(yǎng)滋補和醫(yī)療保健食品。
油棗外形特征為個大、長圓形,色澤暗紅,與其它棗相比具有含糖高、有油性、香脆甜、口感好、可鮮食、宜貯存、制干加工等特點,可加工干棗、烏棗、蜜棗、棗茶、棗汁等多種產(chǎn)品,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發(fā)展?jié)摿Α?/p>
相傳清代康熙皇帝北巡,食此紅棗,香甜細膩,口稱神品。從此,興縣油棗成為皇帝必食的膳品。1996年,興縣油棗在全省林業(yè)博覽會上被評為山西省十大名棗之一。保德油棗已有380多年的栽培歷史。傳說在該縣潘家鄉(xiāng)有棵老油棗樹,清代康熙皇帝出巡時曾吃過這棵樹上結(jié)的棗,并留言:"一窮二白的保德州,唯有鯉魚大油棗"。自此,保德油棗便成了貢品,每到秋季收棗的時候,地方官就向老百姓征收鮮棗進京上貢。
營養(yǎng)價值
油棗主要產(chǎn)于該縣黃河岸邊的5個鄉(xiāng),23個自然村。最高年產(chǎn)量達175萬公斤。油棗的特點是:色澤深紅、油光閃亮、個大皮薄、肉厚核小、對多味甜、耐貯存。鮮棗可食部分達94%以上,含糖量27%以上,含酸0 71%,每100克鮮棗中含維生素C500毫克以上;干制品可達50%。干棗含糖57.9%,酸1.7%。
與其他棗相比,油棗含酸量較高,味道偏酸,但維生素C含量卻多于其他品種。干制品還富有彈性,掰開后可拉出三四厘米長的細絲。在油棗生長過程中,它還具有抗裂、抗蟲害及 抗棗瘋病等優(yōu)良性狀。
產(chǎn)品特點
個大、皮薄、肉厚、核小,汁多、味甜、色澤深紅,油光閃亮,含糖57.9%,干制的油棗富有彈性,用手掰開拉出3-4厘米的油絲,耐 貯耐運。最有名的要數(shù)加工后的"無核糖棗",深紫油潤、皮薄紋細、形大無核、棗肉肥美細膩,有一種特殊香味,成品裝入塑料袋中密封。易貯藏、而運輸,暢銷全國各地,遠銷日本、泰國、緬甸、馬來西亞等國。喜好食甜食的朋友可別錯過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