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面墩的基本介紹
粘面墩,喜愛甜食的朋友一定喜歡這道小吃。也是河南地區(qū)的特色美食之一。原料:黍子面粉、紅棗、白糖、油、玫瑰糖 制作方法:把黍子面粉用清水和,捏成面團(tuán)放到蒸籠上蒸熟,取出,放涼,然后淋點(diǎn)清水壓碎揉爛成面團(tuán)。紅棗蒸熟,去皮去內(nèi)核,加上適量白糖搗成棗泥,用黍子面團(tuán)把棗泥包進(jìn)去,捏成包子狀,然后壓扁,放到刷了油的平底鏊上煎,兩面煎成金黃即可食用。
粘面墩的制作要領(lǐng):油煎時不宜用旺火,以免焦煳。
粘面墩的特色:外焦里嫩,粘甜適口。
制作方法
1、將黍子面粉用清水和成面團(tuán),做成窩窩頭上籠蒸熟,取出晾涼,蘸清水用手軋碎,和成軟硬適度的面團(tuán)。
2、紅棗淘凈煮熟,撈出過羅除去皮,加入白糖調(diào)攪成棗泥。
3、熟黍子面團(tuán)放在案板上(先均勻地抹上一層水),摘成25克一個的面劑,按成圓皮,放入棗泥餡,捏成包子,隨手按成扁圓形面墩。
4、平底鏊用微火燒至四五成熱,抹上油,將包好的粘面墩放上,煎至柿黃色即成。食時撒上玫瑰糖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