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貴妃餅的基本介紹
天津貴妃餅是天津地區(qū)有名的小吃,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貴妃餅的主要原料為富強粉、煉大油、白砂糖、核桃仁、芝麻仁、棗泥等。天津“貴妃餅”是正宗的清御膳房點心,有其自已的特點,后來逐漸成為深受民間喜愛的傳統(tǒng)糕點。
產(chǎn)品特點
貴妃餅成品形如圓月、色澤乳白、皮薄餡足、酥脆松軟、咸中帶甜、 油而不膩。天津貴妃餅外皮是酥松的奶皮,咬一口滿口酥軟,里面包裹的是濃香的豆沙,不是很甜,同時嘴里充滿絲絲的甜香。
歷史民俗
原是驪宮御廚專為唐玄宗的愛妃楊玉環(huán)制做 的,很受楊貴妃的喜愛,后傳到民間,人們稱其為“貴妃餅”。
制作方法
原料配方:富強粉1000克 黃油(白脫)600克 清水250克 鵪鶉蛋40個 雞蛋黃3個 蓮籽500克 白糖650克 大油150克 花生油75克 沸水1000克 堿水10克 食用紅色素少許
1.制皮:將富強粉500克在案上過羅開窩,加入清水、黃油(75克)、白糖(50克)。先將油水糖混合均勻后,摻入面粉擦勻、擦透,摔至光滑,放一旁餳置10分鐘備用。
2.心面:富強粉500克在案上過羅,加入黃油525克,將油畫混合均勻后,用手擦勻擦透成面團(tuán),放一旁餳置備用。
3.制餡:將蓮籽用堿水拌勻,浸泡約20分鐘,加沸水浸泡1小時(沸水基本被蓮籽全部吸收)。將蓮籽倒籮筐內(nèi)(竹制的),用板刷刷或用手搓,將蓮籽外衣搓刷掉,用清水沖洗干凈,用牙簽捅出蓮籽心,用沸水浸泡,然后用鍋蒸爛。用酥槌或搟面杖將蓮籽搟成茸。用銅鍋或不銹鋼鍋,置于火上加入蓮茸、白糖(600克),用小火炒制,邊炒邊用鏟子攪動,糖溶化后改用大火,待茸糖沸起后改用小火至茸糖稠厚,徐徐加入大油和花生油,待油全部炒進(jìn)去后即可出鍋,晾涼即可使用。
4.將鵪鶉蛋煮熟或蒸熟,去掉蛋殼、取用蛋黃切成兩瓣備用。
5.包酥:將餳好的皮面放在案上用手輕輕地摁成中間稍厚的圖片,再將心面放在皮面的中央,用雙手將皮面托起,擾包成圓球,摁扁搟成長方形薄片,用刀將片的兩端無酥處切下,放在片的中間,用刀從片的中間橫切面兩片,從刀口處分卷成上下兩卷稍餳備用。
6.成型:將稍餳的卷于合口處摁扁、揪劑,再將劑摁扁成皮